健康養身★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
女性是非常容易貧血的人群,貧血會使人因為供血不足而出現頭暈、面白、冒冷汗等等現象。那麼,吃什麼可以補血呢?

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補血不必四物湯,素食功效才更棒!
誰說補血一定要靠阿膠! ?許多人都有種錯誤的觀念,認為只吃菜不吃肉才會貧血,其實,不少植物性食物,不但含有鐵質,β胡蘿蔔素和其他養分,而且多半易於消化,很適合作為補血的食材喔!素食朋友只要加以適當搭配,其實不用太擔心貧血的問題,以下將介紹幾種常見的補血食物:

1、南瓜——"補血之妙品"

 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
被清代名醫陳修園讚譽為“補血之妙品”的南瓜,富含植物性蛋白質,胡蘿蔔素,維生素,必需氨基酸,鈣,鋅,鐵,鈷,磷等等,其中,鈷是構成維生素B12的的重要成分之一,可以幫助血液中的紅血球正常運作;鋅則會直接影響成熟紅血球的功能;鐵質則是製造血紅蛋白的基本微量元素食之,全都是補血的優良營養素。

 

2、葡萄——歷代中醫推薦補血佳品

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葡萄含有豐富的鈣,磷和鐵,以及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,是老年,婦女,體弱貧血者和過度疲勞者的滋補佳品;懷孕的婦女也建議可以多多食用,不但對胎兒營養有益,也能使孕婦面色紅潤,血脈暢通喔!如果有時買不到葡萄,吃葡萄乾也行唷!

 

3、甘蔗——“補血果”

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冬季水果中,相當受到人們喜愛的甘蔗還有多量的微量元素,包括鐵,鋅,鈣,磷,錳等等,其中以鐵的含量最高,每公斤可以高達九毫克,位居水果之冠,因而有了“補血果”之稱。不過,從中醫的角度來看,甘蔗性寒,脾胃虛寒者應少食用。

 

 

 4、龍眼肉——民間熟知的補血食物

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
龍眼肉即桂圓肉,每到夏季就有新鮮的龍眼上市。龍眼含有維生素的A,B,葡萄糖和蔗糖等,而且具豐富的鐵質。龍眼湯,龍眼酒等食物,相當推薦孕婦和產婦食用,是頗佳的補血料理唷!

 

 5、紅棗——“補血養顏聖品”

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
紅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,果糖和各種氨基酸。中醫認為紅棗性暖,養血保血,可改善血液循環,而藥理研究則發現,紅棗所含的某些成分可以增加血液中紅血球的含量,增強骨髓造向功能,使臉色紅潤。和桂圓搭配,不但補血養氣,還可以養顏美容,“愛面子”的美眉們不妨可以試試。

 

 6、胡蘿蔔——“補血小人參”

一定要看!蔬果中的『補血養氣之王』,效果勝當歸人參,你知道哪些嗎?(請分享)

俗稱“紅蘿蔔”,日本人稱胡蘿蔔作人參。胡蘿蔔含有豐富的β胡蘿蔔素,這種營養素對補血有極佳的益處,平常可以多利用胡蘿蔔煮湯,讓您的餐後湯飲變成過平時就可喝的補血湯品唷!
缺鐵性貧血是我們一般最常見的貧血,除了靠食補或鐵劑補充鐵質之外,造成缺鐵性補血的背後原因也應該注意,像是月經過多,消化性潰瘍,吸收不良,懷孕,長期捐血者……等等,針對不同的因素選擇適合的方式改善貧血狀況,也是很重要的哦!

歡迎分享~~~~~~~

其他閱讀:

重要!氣不好!身體就不健康!

你不可不知道的『消氣穴』!(身體上的逍遙丸)(請分享

點我看更多>>>>

http://www.life.com.tw/?app=view&no=141412

相關推薦

【NOW健康 葉立斌/台北報導】為體恤國際機組員總是在居家檢疫與外站中循環,民航局與指揮中心討論後,確認返台的防疫措施放寬。交通部民用航空局副局長林俊良表示,因機組員中有近96.2%,約有1萬人已經接種過疫苗追加劑,5月1日0時起長程航班的機組員,只要有接種疫苗追加劑且滿14天後,可以1人1室做檢疫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葉立斌/台北報導】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27)日表示,今(2022)年第5批採購莫德納疫苗137.16萬劑,將於今日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。 指揮中心表示,這批疫苗完成通關程序後,直接運送至指定冷儲物流中心進行後續檢驗封緘作業,再提供COVID-19接種計畫所列實施對象接種。本批效期至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葉立斌/台北報導】COVID-19國內疫情急速上升,民眾對於家用快篩試劑的需求增加,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(27)日宣布家用快篩試劑販售實名制自年4月28日上路,希望讓更多有需要的民眾買得到平價的實名制家用快篩試劑,維護民眾健康權。 指揮中心表示,家用快篩試劑實名制實施依循口罩實名制1...

閱讀詳情 »

【NOW健康 編輯部/台北報導】腦中風患者的年齡層不斷下降,急性腦中風患者若未能及時治療,不僅造成身心障礙,日後嚴重影響整個家庭經濟生活,更是社會成本的一大支出。 中風常見的症狀是甚麼?如何預防,遠離中風的危險因子?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蔡睿蘋將於5月7日星期六下午,受邀財團法人台北醫學...

閱讀詳情 »

Facebook留言